「尋找可以穿十年的好鞋」
…穿上不合腳的鞋子,腳會疼痛,或者腳踩著髒兮兮的鞋子,人也會變得無精打采;相反的,串惡和腳的鞋子,或者自己喜歡而且光鮮體面的鞋子,人則會變得神清氣爽–鞋子,是從你腳底支持你的重要夥伴。希望你能了解,遇見好夥伴,透過保養而能長久相伴的樂趣。
——《養鞋書》長谷川裕也
兩個月前在勃肯買了一雙鞋,下決定之前,仔細思考了所有的可能,關於保養、清潔,以及維修的種種細節,與店員確認後續的維修步驟之後,內心下了決定:接下來的十年,我們要一起去好多地方!請包容我總是走路太用力,腳就交給你啦!
生產/製造者與消費者的關係不一定都能有這樣子的關係,像是好友Handsewn Shoemaker YWC親手為客人訂製皮鞋的服務,幾乎也就是終身的服務,鞋在,師傅就在!
有時售後服務的關係會轉移至修理者身上,使用者與修理者也會/能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物品好,使用者才會好」,是吧!
之前採訪台中圈圈師後,在網路上查到一位日本的擦鞋名人-長谷川裕也,從2004年開始擦鞋工作,成為需要排隊的擦鞋師傅,接著2006年成立了擦鞋網站 brift-h.com,徹底翻轉一般人對擦鞋的既定印象,典雅、老派、時尚、風格……等等關鍵字,開始與長谷川先生的擦鞋專門店產生連結。
然後找到了台灣翻譯的這本《養鞋書》,長谷川先生在裡面清楚地說明了,好皮鞋的定義、挑選方式、種類,後續的保養方法,以及自己就能做的簡易維修,清楚的圖文步驟解說,好理解易上手,針對皮革的特性也做了詳細的解說。
每當在市集或者活動場合遇到有人說:買新的比修理更便宜啊!
這句話解釋起來相當複雜,有時氣急敗壞/過於急迫熱情地想要解釋,但往往陷入價值觀的對抗。
觀念的轉換需要時間,有時更需要的是證明,一種「嘿!這裡的生活更有品質更友善,也更快樂喔!」的證明,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低價商品的存在或許有其必要之處,一種更即時更容易取得的物質快樂與滿足,而買一雙真皮的皮鞋,十年的陪伴,則是與鞋子共享一種更為特殊私密的回憶,十年的光陰,我想是足夠對得起製造原料與自己荷包的好投資吧!
推薦給各位皮鞋主人的好用工具書!
養鞋書:日本擦鞋達人教你如何養出一雙伴你長長久久的皮鞋。
作者:長谷川裕也
出版:東販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