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娃娃不是民生必需品,所以在計畫這個課程的時候,我們其實很擔心,來參加的學員人數不會很多,結果不出我們所料,哈哈苦笑了一秒,這堂課程的確不像是過去的電器修理課程,以及接下來的紙類修復課程一樣,擁有超高人氣與關注指數,身為活動主辦方,的確是有些小小氣餒,但是就跟所有我們在進行的計畫一樣,總是覺得既然還有修復的需求,就代表這些物品真的是對擁有人有特殊意義,以及,透過修理行為的實作,可以確實的降低垃圾量和實踐資源永續的概念,既然怎樣看都是件好事,那就繼續做下去吧 ! !
特別的是,這次來參加修理娃娃的朋友,都是男生,而我們的其中一位夥伴阿強也拿出自己的童年玩伴龍貓娃娃,來給裘西老師診斷。
眉毛的破洞,肚皮與皮毛的掉毛,眼睛的塑膠劣化,鼻子遺失,以及背後的尾巴斷裂,恩,龍貓,真是辛苦你了……
另外一位小男生的斑馬娃兒,可是從還在娘胎就一路陪伴的朋友,目前跟小男孩一樣都是12歲,身上的大小破洞都是因為愛不釋手的證明。
修復娃娃沒有什麼特殊的步驟與技法,老師依照不同娃娃的狀況給出不同的建議,而”修復”完成,每個人的定義也不同,像是小男孩就希望斑馬身體的棉花絕對不要換新,即使已經糾結變形不再蓬鬆,但是對主人來說,這就是斑馬最好的樣子。
老師個別給予建議後,就放手讓大家去作摟 !
大多數的娃娃損傷都是因為“愛太濃烈”或者不當保存與清洗造成,裘西說娃娃其實不太能承受太多次的清洗,不管是手洗或者機洗,如果擔心塵蟎或者細菌,可以定時拿去曬太陽,若是真要清洗,有個方法就是用絲襪套緊娃娃,再拿去清洗,這樣裡面填充的棉花就不會變形走位。
破較大的洞時,可以用針線以織布的方式,重新縫出原本布料的經緯線,再大一點的洞,可能就需要補上新的布料。
(跟媽媽一起認真的學,接下來要獨立動手的喔)
另一位男生的娃娃,因為骨架運轉不順而前來,但因為骨架可能是難以修復的球型關節,除了送回原公司進行維修,或者就是要尋找更為專業的維修師傅,而也因為娃娃本身外觀的狀態十分良好,老師也不建議貿然拆開娃娃來維修骨架,以免外觀造成不必要的損傷,於是現場就先維修細部的瑕疵。
像是衣服上脫色的鈕扣,可以用羊毛氈重新製作。
新的鈕扣變得立體了。
以羊毛氈作補強的方式,除了底部為防水材質以外,大部份都可以。也可以利用保麗龍膠來接合鬆脫的地方。
重症患者龍貓先生,今天先修肚皮跟尾巴。肚皮補上新的絨布,尾巴填上新的棉花,將破洞接合。
新肚皮好了
斑馬身上的洞也快要補完摟
因為時間關係,所以剩下的就是大家的回家功課啦!
感謝裘西老師的參與與協助,巧手又有耐心的老師,讓大家都有自信可以完成原本看似很難的修補工作。
物品的功能各有不同,對於每個人的意義也不同,原本都是由地球資源組成的物品,其實應該要獲得相等的關注才是,能夠在課程當中,看到學員滿意開心的眼神,那瞬間還真的覺得,城市修理站像是在做心理治療一樣,修復了大家心中很重要的一個角落。
不管是雨傘、電風扇、電腦、娃娃,甚至是紗窗與地毯,希望我們都能以相同的關心與珍惜來看待這些生活中的夥伴與地球資源。
祝大家身體健康 修理愉快!
by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