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寵物用品店裡增設修理家電的專櫃,生意一定會很好”的想像,是來自於招弟的經驗……
有許多朋友曾經表示,自己的寵物身上依舊留著“狩獵”的本性,徹底的家電殺手,噗,當一口尖牙碰上愛玩的心,有時候悲劇就這樣發生了,當然除了家電本身的安全之外,寵物的安全也是個顧慮,畢竟家電不是玩具,寵物可能會被碎屑割傷、哽到、甚至吞食下去或者在通電時被電到,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從訓練下手,徹底的斷絕寵物的壞習慣!
於是我想到,如果寵物用品的賣場,可以增設一個修理家電的櫃位,想必應該會有很多生意!
不過……大家是否想過,修理店鋪在城市裡的定位是什麼?
從製作內湖區修理地圖的經驗,我們討論出內湖區的修理點分布,多半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有菜市場、學校附近的住宅聚落、捷運站附近的巷弄……不過這些都是遠離內湖高級住宅區域的地方。沒錯,內湖其實挺“人格分裂”的,豪宅很多,沿著山湖蓋,圍繞著舊聚落的外圍蓋,而在這些華麗的大理石外牆與希臘雕像之間,絕對不會發現“修理皮鞋”、“修改衣服”之類的招牌。不過影響修理店鋪分布的原因,不只是跟這些豪宅有關,或許可以擴大解釋成地段跟店租,修理店鋪通常因為收費較低,儘管需要靠著人潮來吸引生意,但是店租一高,修理店鋪幾乎無法生存,只好一路後退,退到巷弄裡,生意變差之後,老師傅的體力可能也會隨著年紀而無法支撐生意,最後修理店鋪就會一家家凋零。這樣的“修理店鋪演化”是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是一直一直發生的。
老實說,我是認真的覺得,修理店鋪對城市很重要,修理技術或許不難,但是好的技術從經驗而生,這就是師傅可貴之處,而對於不是修理師傅的我們,多虧了計畫性汰舊,讓人與物品的情感逐漸抽離,本是雙手萬能的我們,反而變成無法理解,甚至是不在乎物品的組成概念與製造之旅,而社會大眾在商業宣傳與變態的價值觀洗腦之下,寧願不斷購買無法修理的劣質品,也不願把錢花在可以保值的好東西上,丟棄變得既划算又符合時代潮流,老師傅的技藝終將凋零,沒有修理的城市,後代要如何學習“惜物”的美德呢?
而網路世代的經驗與新觀念會成為修理店鋪活化與轉型的契機。曾經在網路上看到修改衣服的師傅,自己建立部落格,告訴大家,自己不只是“修改衣服”,還可以修改出牛仔褲的復古感 ; 越來越多人在網路上分享哪個路口之間有修傘修鞋的老師傅;以及現在真的是很多網站都在做改造物DIY的教學,可見修理這個思維,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大家的身邊,即便在現實社會,修理店鋪的凋零是正在發生的現象,但是轉個念,既然有需求,這就是門好生意,不是嗎?現在要努力的就是,利用新的方式來活化修理店鋪在社會上的”定位“!而城市修理站也是,一直在想新的方式來推廣”修理“的概念,協助成為修理店鋪與大家的資訊平台,除了修理地圖,未來更會繼續進行更多有趣的活動,讓大家一起來參與這門”修理運動“!
回到那間不存在的寵物用品賣場,我還是認真的覺得,如果有個師傅在裡面修理家電,這會是多麼有趣的組合,以及多麼聰明的”聚集經濟“啊!!
(百貨公司裡不也是修改衣服與修鞋子的部門嗎?!)
by 大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