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新年,我開始拍攝一部紀錄短片<痴情漢>,紀錄身邊深愛著舊物的人們,其中有些拍攝對象,是修理師傅。看著師傅們高超的妙手回春之術,讓人想起過去人類高貴的手工情懷,親力親為所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以及對細節的堅持,讓他們成為專著的職人,看著他們熟練的手法,實在是很令人著迷,真的。
不過現實是,”修理”東西,已經漸漸不再是面對壞掉、老舊的物品時的第一個選項,多數人選擇”淘汰”、”更新”,因為商業操作(廣告宣傳、特價……)改變了我們的想法,低價競爭也讓物品的”價值”好像越來越低,如果買個新的跟把壞掉的東西拿去修理,價錢差距不大,大多數人樂意接受再買個新的。
但是”價錢”真的等於”價值”嗎?
穿的順腳的舊鞋,已經有了自已行走習慣的印記,走再遠腳都不累,但是,腳後跟的磨損會讓它變得一文不值嗎?
再來,壞掉的東西乍看之下毫無用處,但是在現代的物品生產流程中,生產一個物品需要的資源裡(原料產出、製造過程、製造中所需耗掉的能源、包裝、耗材、水、交通運輸、人力、廣告製作、廣告撥出…..),真正只有5%是直接成為你手上的物品,也就是說每當你丟掉一個壞掉、再也不需要的物品,你其實拋棄浪費了20倍的資源。
所以,能丟嗎?我實在捨不得,而在拍攝<痴情漢>的過程,我發現好多好多人跟我一樣,捨不得丟。
於是我們在城市裡求救迷惘,想要拯救手中的壞去東西,因為我們是失去自我修復能力的都市人。
接著,我想起了這篇文章,關於我在內湖尋找修理雨傘的師傅的故事,在2010年六月寫完這篇文章後,意外的發現,大概每兩三天都會有人透過google搜尋到這篇文章,關鍵字大多為:修理雨傘 內湖。或許,還有一些人不把”丟掉”當作第一順位選項,而是因為實在找不到地方可以修理,所以只好選擇”更新”?許多修理店鋪通常小小的隱身巷弄或者菜市場,或者是流動的,有時沒有招牌,有時隨性開張…
如果可以將台北市裡的修理店鋪資訊全部蒐集起來,作成城市的修理地圖,這樣大家就可以隨手利用了!!
於是想法長成計畫,我們是認真的呢!!!
< 城市修理站 > 部落格裡,我們想分享足跡與反思,還有製作地圖的好玩事!
更多期待在這個計畫中可以發掘東西,像是….
→透過實地走訪,觀察台北市各個社區聚落的變遷
→結識各行各業的修理師傅,瞭解他們的職業甘苦談,一窺產業變遷
→將絕佳修理手藝介紹給大家,介紹修理原理與方法
這個計畫很龐大,但是很有趣,對吧!!
如果有人住在台北市,知道生活周遭有哪些修理店鋪,歡迎來當我們的情報員,分享給大家知道!
或者,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加入我們,成為修理地圖情報志工!
一起來重新找回惜物精神,然後發掘身邊的修理店鋪吧!!
Pingback: 關於我們的一些W | 城市修理站
Pingback: 城市修理站 7/13 in 簡單市集~ | 城市修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