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什麼?

什麼是垃圾?

飲料瓶蓋、裝雞排的袋子、塑膠袋、壞掉的收音機、被淘汰的舊型手機、開口笑的皮鞋、衛生紙、包裝紙、舊情人送的禮物、裝月餅的禮盒、沒水的原子筆、破掉的褲子、傳單、運氣很差抽到不想要的交換禮物、信用卡贈品、壞掉的電蚊拍、被風吹歪的雨傘、過時的傢具、塑膠外包裝、一本過期雜誌、種種汰舊換新、種種舊的老的不合時宜的……

十年前居住在都市的人每年生產6.8億噸的垃圾,今天都市人每年生產的垃圾量是13億噸,平均每人每天生產1.2公斤。

這些垃圾是人類活動的遺留物,而垃圾處理向來是十分棘手的問題,它們無法被環境完全分解完,就算送進焚化爐燃燒,所產生的廢氣與灰渣也有重金屬與戴奧辛殘留,最後,我們留給宇宙的,不是金字塔、萬里長城、泰姬瑪哈陵、耶路撒冷舊城、羅馬競技場……這些人類映像,而是這些數也數不清的垃圾,它們才是真正定義我們的關鍵之一。

為什麼要丟垃圾呢?

因為不需要了、討厭了、要換新的、壞掉了、不想要了……

對於垃圾,我們習慣眼不見為淨,載去掩埋場埋起來、送去焚化爐全部燒掉、丟到大海裡,不過脫離人類的手,不代表垃圾就此脫離你我的生命,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那些被你我丟棄的種種垃圾,依舊跟我們共處在同一個星球,接觸一樣的空氣與水,活在相同的時空。

就像雜草不是一種草、魩仔魚不是一種魚,物品一旦被歸類為“垃圾”,就幾乎被剝奪所有的可能性,在被世界末日追著跑的年代,該是時候來替垃圾找回它們應有的位置–那雙即將被你丟進垃圾桶的破手套,如果你不丟掉它,那它還能成為什麼?我們能發揮天生巧手來修復它們嗎?我們能運用巧思把它們改造另一種物品,例如說筆套或者泰迪熊?

如果可以做些什麼,讓它們不要成為垃圾,那該有多好!

減低垃圾量,我們都可以做的更多!

希望這個部落格可以激起更多關於垃圾的其他456789種想像與改造,發揮想像力,不只改造垃圾,也改造自己的生活態度,一起做個更好的人類吧!

3 Comments

  1. Pingback: 關於我們的一些W | 城市修理站

  2. Pingback: 2013.08.31 大雨大雨簡單市集 | 城市修理站

  3. Pingback: 2013.08.31 大雨大雨簡單市集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