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沙發在養狗之後,就更是肆無忌憚地掉漆,為了橫屍遍野的黑色小碎屑每天至少都要擦一次地,那套沙發也不是真的用很久,何況這麼大型的傢俱,總不可能說換就換說丟就丟,輕易購新等於隨即而來的另一個大型垃圾欸!
棄物改造中心七月份一連四週的椅子繃皮課程,可以親眼見到師傅逐步繃皮的過程,也可以親手跟著做,難得的好機會當然不放過要去見習一下!
當天的繃皮課程,率先登場的是唐青到三重碧華街挑選的水洗帆布,據說在那邊可以買到相對便宜的價格,是一個買布的好去處。
水洗帆布的特性耐磨、軟硬度適中,被挑選來做沙發的最大面料。
示範繃皮的師傅是潘水和夫婦,先生作這行有40年,太太是結婚之後才開始學的。
壯丁把主角搬出來之後,我才知道當天要改造的是一張沙發床,師傅說基本上什麼沙發都可以重新繃皮!
先觀察一下結構,看看要從哪裡下手。
整個翻過來從扶手底部先拆。
用一字起一一拆解固定布料的釘針。
把鎖住床架的螺絲也鬆開。
費了一番功夫才把床架拆掉。
把床架請走後,動手一起做,繼續把其他關節肢解。
以不傷害布面的原則把釘針拔掉。
(大概是比拔粉刺還過癮的小差吧)
師傅說也不見得要拔得很乾淨,拿槓鎚仔把它們敲打平整也可以啦!
把舊布拆下來之後,稍微用粉筆做個記號,以方便接下來量布,避免前後方向搞錯。
沿著縫線剪開舊布,這個動作是要還原椅套當作新皮的依據,因為是舊沙發重新繃皮,所以新布的尺寸、形狀只需照著舊布去裁剪跟車縫就好。
照著舊尺寸和形狀在新布上測量。
再確認一下沙發尺寸。
開始裁新布,最喜歡看師傅揮著尺啪啪啪把布整平了!
師傅裁好布,太太同時就一邊車縫,較硬挺的布必須搭配使用較有韌性的線才耐得住。
檢查填充沙發的舊海綿是否還有彈性,身體會接觸到的面尤其重要,例如扶手處、座墊……
略顯疲乏的海綿,師傅決定拆下來反一面黏,讓彈性較好的面當接觸層,角度裁切一下以適應形狀。
扶手處的海綿,師傅用小鋸齒裁下來,照著它的尺寸裁新海綿。
配合扶手的彎度,海綿厚度最好用兩片薄的疊在一起,比較好彎。
黏好之後剪掉多出來的角角。
穿上太太車好的新椅套,兩手啪啪啪順勢整平。
利用直尺整理椅套跟沙發本身的貼和度和角度。
用空氣槍釘針把布固定在木頭上。
礙於時間,當天僅完成這幾個部分,但師傅說其實沙發重新繃皮就是,把握“最先拆的最後裝回去”的原則就對啦!
經過這一課,對膨椅換衫有了具體的操作邏輯,肢解結構,再照本組裝,看著師傅流著汗水操作的細微手勢,夫妻合作的默契,手的操作摻著經驗、思考的體現,實在是滿過癮的!然後或許我們可以想想家裡那套舊沙發,要用什麼有趣的花色材質來改頭換面啦!
Pingback: 城市修理站年度回顧! | 城市修理站
Pingback: 城市修理站 年度回顧! | RecycleBase's Blog